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柳林水船秧歌,可謂是家喻戶曉,元宵節前后,柳林的大街小巷,到處是水船秧歌的身影,熱鬧非凡。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女艄公”——康利琴。今年45歲的康利琴,出生在柳林賀家溝的一個普通家庭,從小熱愛舞蹈,對秧歌更是有著別樣的
匠心傳承,非遺技藝點亮消防夢從第一天的勞動技能實踐,到2天1夜的恐龍谷奇妙探險之旅,再到與非遺大師面對面學習傳統技藝……4天來,56名小小消防員用優異的表現,贏得了“優秀小學員”稱號,而這個暑期檔最受歡迎的消防夏令營,也收獲了小學員和家長們
2025年1月15日,圓通西路社區寒假托管班開展了以“趣味醒獅,傳承非遺”為主題的醒獅制作活動,此次活動旨在通過讓孩子們動手實踐的方式,深入了解中國傳統的醒獅文化,培養他們的藝術興趣和創造力。醒獅手工制作對孩子們不僅是傳統技藝的傳承,更是一
閆強表示,非遺技藝要守正創新,要傳承和保護的是文化,對于非遺技藝的形式、內容的創新,并不會改變其本質,非遺傳承人的使命就是要讓非遺從生活中來,再到生活中去。
傳承非遺文化2023年11月,山西省蒲劇藝術院(運城市文化藝術學校)申報的古琴藝術被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代表性項目之一,我院(校)高級講師陳富國被定為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18歲——50歲熱愛傳統文化,勵志傳承藝術者。
未來,學校將致力于打造“非遺大師工作室”,將文化傳承的種子播撒在學生心中,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讓冰雪民俗從民間走進校園,從校園回到社會,與非遺大師共同承擔非遺文化活態傳承歷史使命。
本次“講好福建非遺故事”演講大賽不僅展示了福建非遺保護成果、福建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也讓更多的人知非遺、愛非遺、與非遺同行,對福建非遺文化傳承與保護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助力非遺賦彩新時代畫卷。
第三期為大家介紹煙臺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膠東花餑餑習俗代表性傳承人曲麗榮,了解她與花餑餑結緣、傳承的故事。作為土生土長的龍口人,這座好人之城孕育的民俗基因,給了曲麗榮一個癡迷大半生的愛好。因為結緣花餑餑,曲麗榮有著和大家不一樣的精神風貌,更
3月13日,農歷二月初四,2024年馬回嶺“百年廟會”暨第三屆“非遺傳承云廟會”活動在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馬回嶺鎮廟會廣場開幕。品‘古今穿越’”,開展“華服巡街、古風盛宴、漢服演出”“舞龍舞獅鳴鑼開道,趕百年馬回嶺廟會”“非遺技藝動心弦,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