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網6月10日訊(本網記者 張慧雅 任磊 張蘭琴)6月10日,記者從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了解到,今日在國務院批準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中,甘肅蘭州牛肉面制作技藝、臨潭萬人拔河、甘南鍋莊等15個項目入選。
入選公示名單的15個非遺項目中,甘南州5項(龍頭琴彈唱、萬人扯繩賽、龍神賽會、甘南鍋莊舞、東山轉燈),定西市3項(隴西云陽板、岷縣寶卷、岷縣當歸加工技藝),隴南市2項(兩當號子、西和麻紙制作技藝),武威市2項(民勤曲子戲、天祝唐卡),蘭州市1項(蘭州拉面制作技藝),張掖市1項(甘州小調),酒泉市1項(肅北蒙古族祝贊詞)。
甘南鍋莊表演(資料圖)
目前,甘肅已建成完整的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名錄體系,花兒、環縣道情皮影戲、格薩(斯)爾3個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有83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甘肅省人民政府共公布四批累計493項省級代表性項目;全省各市(州)共公布2107項代表性項目(市州級);各縣(區)共公布5241項(縣區級)代表性項目。全省認定68名國家級、617名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認定3036名市(州)級傳承人、7814名縣(區)級傳承人。
蘭州牛肉面制作技藝教學(資料圖)
“十三五”期間,中央財政累計投入1.94億元,甘肅省財政累計投入1.06億元,用于支持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近年來,甘肅文化和旅游廳始終堅持把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水平作為推動文化旅游強省建設的重要舉措,深入開展非遺保護傳承,挖掘和合理利用非遺資源,建成完整的四級非遺名錄體系,廣泛開展“非遺進校園”“非遺進景區”“非遺購物節”等活動,力爭讓蘊藏在隴原大地上的2.7萬余條非遺線索(項目)從“活起來”到“火起來”,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融入人們的生產生活和旅游生活。
此次“行走的思政課”是我校推動“大思政”教育創新的重要嘗試,旨在打破學科界限,讓學生在歷史文化中汲取精神養分。通過此次活動,學生們以腳步丈量歷史,以實踐深化認同,在云岡文化的浸潤中汲取前行力量,立志成為兼具醫學素養與文化情懷的新時代健康守護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數字藏品app設計了3D展示的功能,借助虛擬技術,將文物等珍貴的文化遺產進行高效、準確的展示。數字藏品app收錄豐富的文化遺產信息,無論是文物、書畫、音樂等,都有詳細的介紹和360度展示。數字化文化遺產是一種全新的文化保護
4月19日拍攝的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外景(無人機照片)。4月19日,游客在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參觀。4月19日,游客在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參觀拍照。4月19日,游客在河北省滄
2022年,“黃氏吹糖人”第五代傳人黃祖全被評為該項目的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本期“非遺里的‘生意經’”,記者走近黃祖全,探尋這一脈傳承的手藝,如何在市場大潮中找到生存之道——從最初為了生計擺攤,到如今為傳承堅守,黃祖全的心境已然升華。他深
那么,對于推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應該選擇哪類海外KOL合作比較好呢?另外,可以選擇在旅游和美食領域有影響力的海外KOL進行合作。選擇在文化藝術領域有影響力的海外KOL進行合作也是一種選擇。在推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時,選擇合適的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