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 | 葉榭新增3名區級非遺傳承人,他們都有著怎樣的故事?

        資迅| 2024-01-28| 0

        2005年以來,松江區有序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工作,調查和挖掘具有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體現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斷加強傳承人隊伍建設。近日,松江區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七批松江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其中葉榭占了3位。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新增的非遺傳承人吧!

        第七批松江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這3位非遺傳承人都有著怎樣的故事呢?小綠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十幾歲時,外婆教她篩粉、熬豆沙,了解當地傳統年糕制作流程,在邊玩邊學中,朱燕慢慢的掌握了制作方法,并愛上了這一傳統手工藝。長大后,逢年過節都是朱燕幫媽媽一起制糕。

        2016年,拜上海米糕制作技藝市級傳承人顧火南為師,學習葉榭軟糕制作方法。

        2019年底,通過學習與實踐,全部掌握了葉榭軟糕制作流程和制作工藝,在八十八畝田建設米糕工坊,對外展示宣傳,每月2次邀請顧火南師父現場指導。

        ▲顧火南在八十八田米糕工坊指導朱燕制糕

        ▲朱燕同師父顧火南在佘山登高活動上展示

        ▲朱燕同師父顧火南在“儂好上海”節目上展示葉榭軟糕制作技藝

        2019-2020年,推出活字模板,內容有美好寓意的“平、安、快、樂”“良、辰、美、景”“花、好、月、圓”等字樣;在認真聽取不同年齡顧客意見反饋的同時,吸取其他地方特色美食文化,在反復實驗推敲后制作出紫薯、棗泥、南瓜、桂花豆沙四款新口味。

        2021年,在傳統葉榭軟糕的基礎上創新推出“喜糕餅”;將葉榭軟糕帶進廣富林遺址,定期開展制作體驗活動,每周吸引數十組家庭前來體驗制作。

        ▲朱燕(右)在指導徒弟制糕

        ▲在徒弟顧巧珍(右)的指導下,青少年們在體驗制糕過程

        通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朱燕對葉榭軟糕的情懷更加濃厚。她表示,在傳承的基礎上還要結合當代市場的反饋,敢于創新,不斷突破,與時俱進。同時,積極開展非遺進校園、進社區、進景區等活動,讓非遺走進更多市民的生活,這也是她接下來努力的方向。

        ▲朱燕攜葉榭軟糕榮獲上海伴手禮金榜

        ▲朱燕在車墩影視基地宣傳葉榭軟糕

        ▲朱燕進張澤敬老院為老人送軟糕

        1986年冬,與張澤興婁大隊(今井凌橋村)徐秀龍學習屠宰技術及木桶羊肉制作方法。

        1987-1989年,同徐秀龍在張澤興婁隊(今井凌橋村)經營家庭作坊羊肉莊,嚴把質量關,收購健康強壯、純放養的山羊。

        2009年至今,在鎮南路經營“張澤羊肉大酒店”,工藝上仍采用傳統木桶燒制,松江新暉大酒店、東其昌大酒店、晉盛食府、方松街道政府食堂等單位長期向其訂購白切羊肉、爛糊羊肉。

        ▲顧雪祥燒制“爛糊羊肉”

        ▲顧雪祥在燒制羊肉

        ▲顧雪祥烹飪菜品展示(羊肉鍋貼、白切羊肉)

        2015年,由松江餐飲協會的牽頭,松江老鄰居飯店、晉盛食府、東其昌大酒店及九亭、新橋地區的飯店廚師來張澤學習木桶羊肉制作方法,由其親自指導。

        ▲松江報記者現場采訪顧雪祥,了解張澤羊肉制作工藝

        ▲顧雪祥(左中)協辦第12屆張澤羊肉美食文化旅游節烹飪賽

        2016年,創新菜品“魚羊餡”“百葉羊肉堡”“扎肉”及點心“羊肉鍋貼”,其中“百葉羊肉堡”在G60上海松江科創走廊職業技能賽中獲銅獎。

        2018年至今,顧帶領新人學習傳統張澤羊肉制作方法,同時自主學習外來新興菜品,豐富本地羊肉菜肴,使之成為既有傳統,又有時代特征的美食。

        上世紀60年代后期,跟大廟村紡織能手高旦珠(女,1904-1980)學習紡紗、漿紗及平布、高麗布、踏布織造技術;

        上世紀70年代中期,摒棄傳統粗紗粗經,改用細紗細經(機械紗)織作,相比之下,細紗細經織作的布料比傳統布料質地更細膩柔軟;

        上世紀70年代后期,自行設計杠紗布、雙紗布等紋樣,亭林鎮、松江城區等一些顧客曾多次來訂購;

        ▲彭梅華(左)在漿紗

        2019年,協助文體所收集民間土布及紡織系列工具;

        2020年7-9月,協助文體所整理筘布紋樣527種;

        2021年4-8月,協助文體所梳理當地織造技術和藝術特點;

        ▲彭梅華在葉榭鎮第三屆民俗文化節上展示織造技藝

        ▲彭梅華(左)和當地織作能手在整理經線

        ▲彭梅華(右)在葉榭非遺傳習基地向參觀者介紹織造技藝

        2021年10月,赴永安百貨展示葉榭筘布紡織技藝;

        2021年12月,2次赴松江布展示館交流、展示。

        ▲彭梅華在上海永安百貨展示紡紗

        ▲彭梅華在上海南京東路永安百貨現場指導參觀者體驗織布

        彭梅華對傳統紡織技藝有著深厚的感情。近幾年,她參加各級開展的非遺傳承、展示活動50余次,對傳統紡織文化有了新的認知,認為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僅要做好傳承工作,還要多學多悟,具備創新精神,讓這古老的技藝重新進入百姓生活。

        守正創新,踔厲奮發

        書寫松江非遺新篇章

        供稿:人文松江、葉榭鎮文體中心(何文權)

        相關推薦

        【教學科研】創新非遺文化,點亮傳承之光

        此次走訪不僅是一次非遺文化探索的實踐,更是一場傳統藝術與現代設計的對話。藝術學院動畫教研室將繼續深化動畫專業教學設計與非遺文化的合作,探索傳統文化與動畫數字藝術的創新結合,為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活力。

        資迅 112 2025-04-21

        蛋雕技藝在大學課堂煥新生:小眾非遺亦受“Z世代”追捧

        而今,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已經走進了大學課堂,成為引領潮流的新風尚。圖為11月29日,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大學民族工藝學院大學生在一起學習蛋雕技藝。在大學校園里,蛋雕藝術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學生。更多年輕人也開始學習和傳承這種小眾而

        資迅 71 2025-03-30

        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非遺手工制作活動開啟

        非遺手工制作活動是一項極具文化魅力和創意的活動,它涵蓋了眾多中國傳統工藝和民間藝術的精髓。親手制作香篆,不僅可以感受香道的獨特魅力,還能體驗傳統文化的韻味。腰扇制作:體驗中國傳統工藝的瑰寶,親手制作一把精美的腰扇,感受其獨特魅力。你可以親手

        資迅 151 2025-03-25

        非遺邂逅花朝節 新洲區非遺文化盛宴綻放文旅新活力

        相約花朝為主題的文化盛宴如期綻放。“我已經連續三年來參加花朝節了,在這里我不僅展示作品,更講述非遺文化以及張店女紅坊背后的故事。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場持續兩天的非遺文化盛會,不僅搭建起非遺活態傳承的立體舞臺,更通過文化+旅游的創新融合,讓傳

        資迅 71 2025-03-22

        【北疆文化 多彩非遺 】蒙古族傳統家具制作藝人的匠心傳承

        幾十年來,他在保留傳統民族文化的基礎上,不斷錘煉繪畫雕刻技藝,用巧手妙思和匠心傳承,使別具特色的蒙古包以及蒙古族家具再次煥發出活力。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找他定制蒙古包或蒙古族傳統家具,他所創作的作品曾多次獲得各類獎項,讓民族傳統技藝綻放新的光彩

        資迅 156 2025-03-06
        微信二維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一本一道|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无码av免费毛片一区二区| 激情内射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AV动漫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少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老熟妇仑乱一区二区视頻|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水密桃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播放 | 亚洲老妈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伦子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AV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 多人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一区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 国产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高清不卡一区二区| 一区高清大胆人体| 男插女高潮一区二区| 曰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一区| 深田咏美AV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人妻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尤物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日韩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