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報訊 (記者 李福瑩) 當非遺項目展示與非遺主題圖書融為一體,會產生怎樣奇妙的“文化反應”?2月1日下午,南園街道非遺主題圖書館開館儀式及南園街道“非遺在社區”發展研討會在深圳市福田區南園街道舉行。
活動現場,埔尾茶果制作技藝、臉譜面具繪畫技藝、古法紅銅鑄造技藝等非遺項目動態展示;圖書館內,《圖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令之美》《刺繡的世界之旅》等非遺經典圖書供市民翻閱,古典小巧的沉浸式閱覽室更是讓人流連忘返。
一動一靜兩相宜,南園街道非遺主題圖書館呈現出極其獨特的閱讀場景。據悉,南園街道非遺主題圖書館是福田區圖書館聯合南園街道共同打造的全國首家“非遺主題社區圖書館”、深圳市最全非遺類文獻圖書館,填補了深圳特色圖書館建設在“非遺”文化上的空白,亦為福田區“非遺在社區”落地開花的又一成效,讓非遺更加靈活的融入街區生活,構建起非遺傳承、保護、發展的深圳樣本。
該館在建設上創新出彩,總體造型典雅,極具中國傳統美。使用面積約300平方米,內設沉浸式閱讀區、開放式閱覽區、非遺展示區、非遺體驗區、研討室等,可舉行閱讀沙龍、手工傳習、非遺活動研討會等活動。
館外設小廣場,將持續開展非遺文化演出、打造非遺墟市等,為全市非遺傳承人及非遺愛好者提供咨詢、學習、交流、展示和培育的平臺。
工作人員介紹,館內藏書近8000冊,非遺類文獻占50%以上,其中包含福田區非遺文獻18種、深圳市非遺文獻32種、中華非遺文獻以及國際非遺文獻1844種。同時配備兒童類非遺圖書、綜合類圖書,可滿足不同人群閱讀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該館設置60個閱讀席位,含5個預約式沉浸閱覽室。讀者可以通過預約系統提前預約使用時段,按時到達預約位置,桌面臺燈就會自動亮起,待到預約時段結束,臺燈則會自動熄滅,用科技手段實現公共資源的最大化公平。
在非遺展示區,國家級、省、市、區各級非遺項目展品琳瑯滿目,如滿繡、皮影、核雕,紅銅工藝等。近期館內正在展出“兒時的記憶”——中國傳統連環畫展,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之間出版的《大鬧天宮》《武松打虎》《小馬過河》等連環畫經典作品,老少皆宜、雅俗共賞。
據悉,福田區圖書館將為該館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支撐,持續參與該館的服務和資源建設。后續,福田區圖書館還將依托數字化平臺,在館內搭建“非遺文化數據庫”,通過“圖書+非遺+科技”相結合,讓非遺文獻更便于保存和傳閱,讓市民可以在館內就能查詢和使用具備較高藝術性和傳播性的非遺傳承圖片、影音等電子化文獻,立體展示非遺文化。
非遺發釵近日,臺東街道積極開展全民參與、喜聞樂見、內容豐富的群體性活動,多形式、出亮點,文體活動數量和質量不斷提高。此次趣味投壺體驗活動,將古代傳統游戲呈現在大家面前,讓社區居民深入了解了中華傳統的禮儀文化,同時,讓社區居民在游戲中增強手眼
大學生們在長江頭條的分享里,寫滿了他們與非遺匠人共同參與制作的生動場景。長江頭條為大學生們提供了一個施展創意、助力非遺“破圈”的廣闊舞臺。當大學生將非遺文化實踐成果匯入長江頭條平臺,一場“青創賦能傳統”的化學反應正在發生。
近日,“世界賽裝之源·時尚創意楚雄”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當代時尚設計合作伙伴會議在云南楚雄舉辦。會議圍繞“非遺與時尚的融合與創新”話題設置主題演講、圓桌論壇、非遺時尚秀等多個環節。通過這樣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可以進一步提升中國非遺在全球時尚界的
而將非遺文化融入現代UI設計,不僅能夠豐富設計內涵,還能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力。在UI設計中,將非遺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創造出獨具特色的設計風格。非遺文化在現代UI設計中的應用與創新,不僅能夠豐富設計內涵,還能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
就在9月16日,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暨第四屆丹寨非遺周活動將在丹寨同期啟幕,一場非遺文化的狂歡盛宴即將開場!1.上午舉辦中國非遺保護年會主論壇,探討新時代非遺保護與發展的新路徑。四、非遺保護年會青年交流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