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午,“一起向未來”2022成都非遺進校園系列傳習活動啟動儀式在成都天府新區第四小學舉行,此次活動是由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成都市教育局指導,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四川天府新區文創和會展局、四川天府新區社區發展治理和社會事業局主辦,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成都市教育局相關領導出席活動。
啟動儀式上,來自華陽小學、鹽道街小學卓錦分校、西一路小學的學生們分別帶來了中國鼓、金錢板、川劇表演,引來觀眾陣陣歡呼喝彩。武侯科技園小學與天府新區第四小學的學生分別帶來了龍舞與武術表演,展示了新時代小小少年的抖擻精神。
??
除了有學生的非遺演出,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特別邀請了非遺傳承人給師生們帶來了四川清音、川劇、銅壺茶藝表演,以新時代精神展現了曲藝與傳統戲劇藝術的生命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非遺進校園系列傳習活動的啟動方式也是別出心裁,非遺工作者、非遺傳承人、教師、學生以火炬傳遞的形式,點燃了非遺之火,寓意著以非遺形式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薪火相傳。
“一起向未來”非遺進校園示范成果巡展也于當日正式亮相。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到:“此次展覽以圖文展板和學生非遺作品的形式,全面展示了成都市三批次共50所市級非遺傳承基地學校近年來的非遺進校園的成果。自2014年以來,開展了1000余場非遺進校園教學、展演、社會實踐、講座、研學等活動,組織非遺傳承人授課時間累計超過3000課時,編印近百本非遺校園讀本,參與學生超過5萬人次。”除了有非遺靜態展示,此次活動還設置了非遺活態展示,非遺傳承人與學生現場共同展示非遺技藝。
新時代,新征程,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和省委、市委黨代會關于“堅定不移推進文化繁榮興盛,加快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精神,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在開展非遺進校園的同時,重點推進非遺校園課程體系建設,注重五育并舉、學科融合,非遺傳承基地學校在實踐中積累出優秀的非遺教學經驗,形成了更加多元更加成熟的非遺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今年非遺進校園系列傳習活動的一大亮點就是增設了非遺課堂展示與教研交流活動,非遺傳承基地學校老師共聚一堂,展示非遺校園課程建設成果,交流非遺教學教研經驗。
非遺保護的重要理念在于“見人、見物、見生活”,啟動儀式上,來自雙眼井小學的學生帶來了兒童劇表演《非遺少年行》,用戲劇表演的形式展示了此次活動發布的“十大成都非遺研學旅行主題”。非遺傳承與保護不僅是完成從“進校園”到“在校園”,走出校園、走進非遺傳習地也同樣重要,通過非遺研學的方式,讓青少年用腳步和眼睛去丈量非遺里的天府文化。從11月12日起,“成都非遺少年行”非遺研學活動即將啟程,來自50所成都市非遺傳承基地學校的學生們將親自去實踐十大成都非遺研學主題。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希望通過發布十大成都非遺研學主題,激發全市青少年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內生熱情,提高廣大師生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廣大師生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幫助青少年從文化自覺走向文化自信,進而培養合格的天府文化未來守護人和世界文化名城未來建設者。
啟動儀式結束后,“一起向未來”2022成都非遺進校園系列傳習活動將繼續在各區市縣巡展與巡演,成都非遺公眾號將持續送出“成都非遺少年行”非遺研學活動免費名額,歡迎廣大學生與家長持續關注。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非物質文化遺產logo設計理念通常體現傳承、獨特性等。下面小編將為大家介紹非物質文化遺產logo的設計理念及常見元素,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一、非物質文化遺產logo設計理念有哪些?體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性和多樣性,展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特
泉州是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不僅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吸引著游客,更以其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人流連忘返。位于泉州僑鄉體育中心內的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就是一座集展示、傳承、研究和教育為一體的文化殿堂。除了豐富的展品展示,非遺館還設有非遺
7月17日,學校“牛鼓喧天,遺然‘志’得”暑期社會實踐團相繼走進陜西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以下簡稱陳列館)、西安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以下簡稱非遺館)參觀學習,切身感受非遺魅力,助推非遺傳承發展,堅定文化自信。陳列館是陜西首個全面、系統展示
近日,「中博熱搜榜」2025年第一季度熱門工美非遺類博物館榜單公布,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榮登第11名!「中博熱搜榜」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指導,博物館頭條統計發布。此次榜單還首次引入“ChatGPT指數”“DeepSeek指數”等AI大數據模型
”李茜認為,中國傳統民俗手工藝品不只講究用,更講究情,每一件物品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例如,女紅被稱為母親的藝術,它們不僅美在外在,更美在內涵,每一個花紋都經過奇思妙想,每一針一線都經過手的溫度,每一件成品都飽含著濃濃的親情,“這也是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