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茶行業賣茶,除了打著“古樹”、“海拔”、“年份”等外,如今又多了一種“非遺”!
對于茶行業的“非遺”,最初小懂也是很疑惑的,“他們制茶就真的很好喝?”“他們制出的茶就得比同種茶要貴?”甚至是“非遺傳人這么多,含金量高嗎?”諸如此類的問題。
相信各位茶友也和小懂一樣,有過這些懷疑。今天小懂就和大家聊一聊茶行業的“非遺”以及傳承人。
首先我們了解下“非遺”,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遺產法》(以下簡稱《非遺法》)規定:
涉茶“非遺”項目主要是制茶技藝及部分與茶密切相關的陶瓷燒制技藝(如建窯建盞、直興紫砂陶、德化瓷、越窯青瓷等),屬于“傳統技藝”類;
而潮州功夫茶藝、徑山茶宴等茶道茶儀軌則歸在“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類。
涉茶“非遺”,不同于需要開展“博物館式”保護的文物、古跡等“物質遺產”,它們是一種“活態傳承”, 需要將這些技藝、手藝傳承給人以發展下去。
但凡列入“非遺”名錄的歷史名茶,制作工藝都必然有著特殊性,每道工序,環環相扣,因而需要認真嚴謹的態度,才能至善至美,這其中就包含著“工匠精神”。
所以隨技藝一起得以傳承的還有其中的匠心,因此國家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也下定義和要求:
“經國務院文化行政部門認定的,承擔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傳承保護責任,具有公認的代表性、權威性與影響力的傳承人。”
他們所要承擔的義務包含“采取收徒、辦學等方式,開展傳承工作,無保留地傳授技藝,培養后繼人オ;積極參與展覽、演示、研討、交流等活動”等。
由此可見,這些被認證的傳承人要擔負著傳遞下去的責任,而且是必須傳遞下去!
自從2006年,武夷巖茶的制作技藝作為首個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的名茶。隨后,在接下來的十多年里,更多的名茶也相繼申遺成功。
愛茶人士開始拜訪非遺傳承人,并希望能學到一些知識;
▲武夷巖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順明而商家則嗅到了商機:制茶師被評上了國家級“非遺”,意味著制茶技藝得到了認可,制作出的茶也就有了附加的價值。所以商家會對某些傳承人及產品進行“買斷”,并且策劃商業運作,讓利益最大化。
其實這些我們都能理解,但最怕的是掛羊頭賣狗肉,打著“非遺”的招牌,茶卻是粗制濫造……
所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徐藝乙曾表示,要嚴格區分“非遺”產業化與“生產性保護”。過度的商業行為,對“非遺”非但不能起到保護作用,反而還會傷害和破壞。
現在茶行業利用“非遺”謀利的現象非常多,我們不免會質疑:如果“非遺"傳承人無所作為,或是打著“非遺”的旗號,一味謀取暴利 ……真的就任由他們禍亂嗎?
通過上文對傳承人的定義中,國家的這份認可不僅僅是一個榮譽那么簡單,他們需要肩負著責任和義務。對于沒有到達要求、失職的傳承人,國家也有相關規定。
《非遺法》第三十條就明確指出: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無正當理由不履行前款規定義務的,文化主管部門可以取消其代表性傳承人資格,重新認定該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喪失傳承能力的,文化主管部門可以重新認定該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暫行辦法》 十三條也指出:
“怠于履行傳承義務的,取消其代表性傳承人的資格。 ”在2017年的3月,蘇州文廣新局首次公布了“非遺”傳承人評估結果,參加評估的235位市級代表性傳承人中有226名合格,9人不合格。
根據該局制定的“非遺”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
“兩次考評不合格者將被取消代表性非遺傳承人的資格。”無獨有偶,連云港取消了4個市級“非遺傳承人的傳承資格,并對“云繡”等7個項目的市級代表性傳承人予以約談警告,“非遺”傳承人的“帽子”不再是“終身符號”。
這些做法,為打破“非遺傳承人終身制”提供了一個范本,也讓我們這些吃瓜群眾安了心。
但茶行業的“非遺”還很年輕,機制上也沒有健全,希望有關部門能以蘇州、連云港的做法為范例,讓“非遺”傳承人的評選和管理應是動態的,不僅可以穩定茶葉市場的暴亂,也能讓制茶技術真正的傳承下去。
作為消費者的我們,應該尊重“非遺”,尊重那些真的在傳承技藝的傳人,但不用過分追求“非遺”傳承人所制作的茶,因為不怕買貴,就怕買不對!喝茶嘛,自己喜歡最重要!
另附上部分涉茶國家級“非遺”名錄(2006-2014)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名單(2007-2018)。
▲點擊可查看大圖參考資料:
1、《“非遺”傳承,到底該傳承些什么?》,文 左如。
懂茶帝,邀請專業人士為您答疑,可添加懂茶帝公眾號(hcyd321),或小懂個人號(hyn361),隨時隨地提問哦!
非物質文化遺產logo設計理念通常體現傳承、獨特性等。下面小編將為大家介紹非物質文化遺產logo的設計理念及常見元素,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一、非物質文化遺產logo設計理念有哪些?體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性和多樣性,展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特
泉州是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不僅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吸引著游客,更以其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人流連忘返。位于泉州僑鄉體育中心內的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就是一座集展示、傳承、研究和教育為一體的文化殿堂。除了豐富的展品展示,非遺館還設有非遺
7月17日,學校“牛鼓喧天,遺然‘志’得”暑期社會實踐團相繼走進陜西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以下簡稱陳列館)、西安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以下簡稱非遺館)參觀學習,切身感受非遺魅力,助推非遺傳承發展,堅定文化自信。陳列館是陜西首個全面、系統展示
近日,「中博熱搜榜」2025年第一季度熱門工美非遺類博物館榜單公布,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榮登第11名!「中博熱搜榜」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指導,博物館頭條統計發布。此次榜單還首次引入“ChatGPT指數”“DeepSeek指數”等AI大數據模型
在四川這片美食的沃土上,小吃不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文化的傳承。四川小吃10大品牌推薦四川宮廷糕點——匠心獨運,非遺糕點這四家品牌,以非遺技藝為加持,將四川小吃的“辣”味與文化底蘊完美融合,成為了四川美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