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韓微 劉弘
推動形成人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局面,讓傳統節日成為凝聚文化共識、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讓廣大人民群眾度過歡樂祥和的節日。1月18日,由棗莊市文旅局、棗莊市文旅事業發展中心主辦,棗莊市文化館承辦的“非遺”文化體驗活動在棗莊市非遺保護中心開展。
活動以“傳承多彩非遺 共享美好生活”為主題,以棗莊市市中老館非遺保護基地為依托,開展非遺展示及傳承實踐活動,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參觀。此次活動在春節前開展,展現了中華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活動現場通過創新活動形式,組織剪紙、糖畫、面塑等手造類及美食類非遺項目舉辦非遺展品的展示、展銷活動,讓前來參與的群眾親身體會制作與體驗的樂趣。通過活動的開展,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帶動非遺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棗莊市非遺沿街商業展圈的形成。
“伏里土陶是山東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伏里土陶有5600多年歷史,是真正土與火的藝術。現在已經成為我們地方文化的一個標志性符號了。”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傳承人甘言地介紹到。
生動的面泥兔,甜蜜的糖畫,精致的葫蘆烙畫,五彩的布錦……琳瑯滿目的非遺年貨一字排開百米余長。棗莊市市中區居民劉豐說:“今天‘非遺’文化的展示讓我們大開眼界,學到了以前都沒機會了解到的事物。在糖畫的制作過程中,我和孩子一起動手操作的感覺真的很開心,希望‘非遺’文化能一直傳承下去。”
棗莊市文化館非遺保護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說:“此次活動為傳統文化愛好者們提供體驗的平臺,也提前為大家營造出了濃厚的傳統文化過大年的氛圍,‘非遺’文化的正是需要這樣走進群眾中,才能發揮到真正的作用,從而促進了新時代文化傳承。讓優秀傳統文化以多種多樣的形式,豐富棗莊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讓人民群眾感受歡樂、喜慶、祥和的中國年氛圍,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
除了非遺年貨的攤位,活動現場還請來棗莊地區的書法家,為市民書寫年“福”,筆墨書香間,年味漸濃,喜慶的氣氛在街頭蔓延開來。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家鄉的民間藝術的歷史和文化背景,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表演:學生分組進行傳統音樂表演,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表演:學生展示自己創編的舞蹈,欣賞并進行互動。分享心得:學生分享繪畫過程和心得體會,展示自己的成果。進行學生的聽音
非物質文化遺產logo設計理念通常體現傳承、獨特性等。下面小編將為大家介紹非物質文化遺產logo的設計理念及常見元素,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一、非物質文化遺產logo設計理念有哪些?體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性和多樣性,展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特
最近,非遺文化展廳設計可是火得不得了!用AI快速打造驚艷非遺logo說到非遺展廳設計,logo可是門面擔當!非遺文化展廳設計的未來展望非遺文化展廳設計的未來,不僅要注重形式的創新,更要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活力。互動話題:你最想看到哪些非遺文化
泉州是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不僅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吸引著游客,更以其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人流連忘返。位于泉州僑鄉體育中心內的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就是一座集展示、傳承、研究和教育為一體的文化殿堂。除了豐富的展品展示,非遺館還設有非遺
活動通過AI技術與非遺文化的深度融合,探索傳統文化傳承的新路徑。而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如何用簡單AI工具,輕松設計出專屬非遺logo,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非遺文化與AI設計的完美結合無論是為自己的非遺項目設計專屬logo,還是為活動宣傳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