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武威涼州區(qū)非遺文化有“聲”有“色”
武威涼州區(qū)非遺文化有“聲”有“色”
涼州攻鼓子
截至2022年12月,武威市涼州區(qū)已公布64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國家級3項、省級9項、市級41項、區(qū)級11項;擁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3人,省級傳承人10人,市區(qū)級傳承人121人。涼州區(qū)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fā)展”的方針,深入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保護傳承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建立保護傳承機制,非遺保護名錄體系逐步完善,代表性傳承人得到了有效保護,非遺傳承基地規(guī)模發(fā)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逐步實現(xiàn)了創(chuàng)新發(fā)展。
目前,涼州區(qū)積極爭取國家級非遺項目涼州寶卷、瀕危劇種涼州半臺戲保護資金63.9萬元;申報2023年涼州攻鼓子專項保護資金72萬元。落實傳承人補助經費23.25萬元,為全區(qū)非遺保護工作注入了活力。累計培訓傳承人70多人次,進一步增強非遺傳承技藝,推動了非遺人才梯隊建設。開展搶救性保護,錄制賢孝藝人視頻專輯15小時。開展非遺資源普查,挖掘整理非遺線索20條,申報市級非遺項目18項,整理申報省級非遺頂目9項。完成非遺保護成果《涼州賢孝和涼州寶卷》書稿,已提交出版社審核出版。
策劃“守藝涼州”新春特別節(jié)目10期,全方位展示涼州攻鼓子、涼州賢孝、涼州皮影戲等10位傳承人風采。利用“冬奧過大年 春綠玉門關”2022年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家鄉(xiāng)年活動平臺,推出非遺短視頻42期。涼州青銅器鑄造技藝、涼州臉譜、涼州結繩、涼州秸稈畫等6個項目受邀參加全省“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展示展演活動。組織涼州刻字、涼州秸稈畫等手工技藝類非遺項目參加“2022甘肅鄉(xiāng)村旅游樂享金秋推廣發(fā)布活動”“5·19”中國旅游日產品推介會等各類展示活動。組織涼州半臺戲開展公益性演出100余場,真正讓非遺進校園、進社區(qū)、進鄉(xiāng)村、進景區(qū)、進企業(yè),讓群眾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價值和藝術魅力。涼州賢孝自編唱段《涼州文化名城美名揚》入圍安徽省2022“界首杯”優(yōu)秀曲藝作品。涼州區(qū)文化館編排的廣場舞《涼州攻鼓子》榮獲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雒煥素 文/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非物質文化遺產logo設計理念通常體現(xiàn)傳承、獨特性等。下面小編將為大家介紹非物質文化遺產logo的設計理念及常見元素,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一、非物質文化遺產logo設計理念有哪些?體現(xiàn)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性和多樣性,展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特
最近,非遺文化展廳設計可是火得不得了!用AI快速打造驚艷非遺logo說到非遺展廳設計,logo可是門面擔當!非遺文化展廳設計的未來展望非遺文化展廳設計的未來,不僅要注重形式的創(chuàng)新,更要讓傳統(tǒng)文化煥發(fā)新的活力。互動話題:你最想看到哪些非遺文化
泉州是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不僅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吸引著游客,更以其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人流連忘返。位于泉州僑鄉(xiāng)體育中心內的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就是一座集展示、傳承、研究和教育為一體的文化殿堂。除了豐富的展品展示,非遺館還設有非遺
活動通過AI技術與非遺文化的深度融合,探索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新路徑。而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如何用簡單AI工具,輕松設計出專屬非遺logo,讓傳統(tǒng)文化煥發(fā)新活力!非遺文化與AI設計的完美結合無論是為自己的非遺項目設計專屬logo,還是為活動宣傳制作
7月17日,學校“牛鼓喧天,遺然‘志’得”暑期社會實踐團相繼走進陜西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以下簡稱陳列館)、西安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以下簡稱非遺館)參觀學習,切身感受非遺魅力,助推非遺傳承發(fā)展,堅定文化自信。陳列館是陜西首個全面、系統(tǒng)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