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張福高一家在捏制兔子。 何明珠 攝
中新網貴州平塘1月24日電 (何明珠 林雪香 周燕玲)燕舞新春,兔年吉祥。新春佳節之際,貴州省平塘縣牙舟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張福高一家四代同堂,一起用陶土捏制各式各樣的萌兔慶賀新春,祈禱新的一年,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
“捏個肥兔,過個肥年,讓大家的生活都幸福美滿。”四世同堂,捏制萌兔,其樂融融。張福高與他的兒子、孫子、重孫們一起,聚精會神地捏制兔子。
圖為張福高一家捏制的兔子。 何明珠 攝
平塘牙舟陶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是中國十大名陶之一,2008年“牙舟陶燒制技藝”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近90歲高齡的張福高,是平塘牙舟陶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七代傳承人,依然精神矍鑠,一團陶泥在他手里就那么一捏一掀,再用小竹刀點切、刻畫,兩三分鐘,一個可愛軟萌的兔子就捏制而成了。
“這個是我家祖業,我家是明朝從江西過來的,從那邊過來一直到現在有300多年了,那時候就一直以這個為生。”張福高老人說,從16歲學制陶到現在,與牙舟陶相伴已70余載。
張福高的手藝爐火純青,他們一家人捏制形態各異的兔子,也可謂是信手拈來,不用圖紙、模型,就靠一雙巧手。做出來的兔子大大小小活靈活現,動作、表情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圖為張福高一家在捏制兔子。 何明珠 攝
“兔子很溫和,在十二生肖里是一個比較和氣的動物,今年是兔年,祝福祖國繁榮昌盛。”張福高一邊捏制兔子,一邊說道。
張福高的孫子、牙舟陶非物質文化遺產州級代表性傳承人張勝猛說:“我們希望做一個非常可愛的、豐滿的兔子,也寓意著我們今年的兔年生活非常的飽滿。”
記者現場看到,用牙舟陶土捏制而成的兔子,不僅生動形象,還能發出多種聲音,更是為兔子增添了幾分神奇和靈氣。
“我們這種叫‘馬噓噓’,它不光可以看,也可以給小孩子玩,它可以吹出幾種聲音。”張福高的兒子、牙舟陶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張祿洪介紹說。
2023年,張福高一家的新年心愿就是將牙舟陶傳承下去,同時通過研學旅游打開市場,讓牙舟陶文化得到更好保護與傳承,并逐漸形成產業,讓牙舟陶技藝走得更遠。
圖為貴州平塘牙舟陶。 周燕玲 攝
“我希望2023年牙舟陶經過我們的創新和發展,更上一個臺階,不斷擴大規模和銷路。”張祿洪說。
從小就對牙舟陶耳聞目染的張勝猛,對牙舟陶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我家世代制作牙舟陶,等畢業之后,我就決心回來‘接棒’傳承和創新牙舟陶。”(完)
(中國新聞網)
非物質文化遺產logo設計理念通常體現傳承、獨特性等。下面小編將為大家介紹非物質文化遺產logo的設計理念及常見元素,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一、非物質文化遺產logo設計理念有哪些?體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性和多樣性,展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特
泉州是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不僅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吸引著游客,更以其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人流連忘返。位于泉州僑鄉體育中心內的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就是一座集展示、傳承、研究和教育為一體的文化殿堂。除了豐富的展品展示,非遺館還設有非遺
7月17日,學校“牛鼓喧天,遺然‘志’得”暑期社會實踐團相繼走進陜西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以下簡稱陳列館)、西安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以下簡稱非遺館)參觀學習,切身感受非遺魅力,助推非遺傳承發展,堅定文化自信。陳列館是陜西首個全面、系統展示
近日,「中博熱搜榜」2025年第一季度熱門工美非遺類博物館榜單公布,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榮登第11名!「中博熱搜榜」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指導,博物館頭條統計發布。此次榜單還首次引入“ChatGPT指數”“DeepSeek指數”等AI大數據模型
”李茜認為,中國傳統民俗手工藝品不只講究用,更講究情,每一件物品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例如,女紅被稱為母親的藝術,它們不僅美在外在,更美在內涵,每一個花紋都經過奇思妙想,每一針一線都經過手的溫度,每一件成品都飽含著濃濃的親情,“這也是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