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7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3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居世界第一。
這43個入選的非遺項目包括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35個、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7個,以及優秀實踐名冊1個。
詳細名單如下:
一、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35個)
1、昆曲 列入年份2008年
2、古琴藝術 列入年份2008年
3、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列入年份2008年
4、蒙古族長調民歌 列入年份2008年(我國與蒙古國聯合申報)
5、中國篆刻 列入年份2009年
6、中國雕版印刷技術 列入年份2009年
7、中國書法 列入年份2009年
8、中國剪紙 列入年份2009年
9、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筑營造技藝 列入年份2009年
10、南京云錦織造技藝 列入年份2009年
11、端午節 列入年份2009年
12、中國朝鮮族農樂舞 列入年份2009年
13、媽祖信俗 列入年份2009年
14、蒙古族呼麥歌唱藝術 列入年份2009年
15、南音 列入年份2009年
16、熱貢藝術 列入年份2009年
17、中國傳統桑蠶絲織技藝 列入年份2009年
18、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 列入年份2009年
19、宣紙傳統制作技藝 列入年份2009年
20、西安鼓樂 列入年份2009年
21、粵劇 列入年份2009年
22、花兒 列入年份2009年
23、瑪納斯 列入年份2009年
24、格薩(斯)爾 列入年份2009年
25、侗族大歌 列入年份2009年
26、藏戲 列入年份2009年
27、中醫針灸 列入年份2010年
28、京劇 列入年份2010年
29、中國皮影戲 列入年份2011年
30、中國珠算——運用算盤進行數學計算的知識與實踐 列入年份2013年
31、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 列入年份2016年
32、藏醫藥浴法——中國藏族有關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識與實踐 列入年份2018年
33、太極拳 列入年份2020年
34、“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系的儀式及相關實踐” 列入年份2020年 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
35、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 列入年份2022年
二、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7個)
1、羌年 列入年份2009年
2、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 列入年份2009年
3、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 列入年份2009年
4、麥西熱甫 列入年份2010年
5、中國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 列入年份2010年
6、中國活字印刷術 列入年份2010年
7、赫哲族伊瑪堪 列入年份2011年
三、優秀實踐名冊(1個)
福建木偶戲后繼人才培養計劃 列入年份2012年
來源:環球網
非物質文化遺產logo設計理念通常體現傳承、獨特性等。下面小編將為大家介紹非物質文化遺產logo的設計理念及常見元素,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一、非物質文化遺產logo設計理念有哪些?體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性和多樣性,展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特
泉州是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不僅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吸引著游客,更以其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人流連忘返。位于泉州僑鄉體育中心內的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就是一座集展示、傳承、研究和教育為一體的文化殿堂。除了豐富的展品展示,非遺館還設有非遺
7月17日,學校“牛鼓喧天,遺然‘志’得”暑期社會實踐團相繼走進陜西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以下簡稱陳列館)、西安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以下簡稱非遺館)參觀學習,切身感受非遺魅力,助推非遺傳承發展,堅定文化自信。陳列館是陜西首個全面、系統展示
近日,「中博熱搜榜」2025年第一季度熱門工美非遺類博物館榜單公布,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榮登第11名!「中博熱搜榜」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指導,博物館頭條統計發布。此次榜單還首次引入“ChatGPT指數”“DeepSeek指數”等AI大數據模型
在四川這片美食的沃土上,小吃不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文化的傳承。四川小吃10大品牌推薦四川宮廷糕點——匠心獨運,非遺糕點這四家品牌,以非遺技藝為加持,將四川小吃的“辣”味與文化底蘊完美融合,成為了四川美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