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點非遺當“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遇上端午節,博望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與博望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豐富社區的文化生活,提高群眾對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了解,特別邀請博望老字號“林春和”非遺傳承人陶賢霞走進博望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非遺文化傳承
乳山大秧歌兩條噴火金龍蜿蜒在前,百人隊伍浩蕩前行、氣勢恢宏;海陽大秧歌鑼鼓隊伍鏗鏘有力,雜耍花樣層出不窮;膠州秧歌“三彎九動十八態”,剛柔并濟;濰坊秧歌融合了民族民間舞元素,婀娜多姿;文登澤庫秧歌融入深厚的漁民文化,著重凸顯海洋特色……
中工網訊 這是一場非遺與現代的碰撞,也是一次傳承與創新的融合。日前,2024年度南京市職工技能大賽——非遺文化創意設計技能競賽在秦淮非遺館舉行。
匠心傳承,非遺技藝點亮消防夢從第一天的勞動技能實踐,到2天1夜的恐龍谷奇妙探險之旅,再到與非遺大師面對面學習傳統技藝……4天來,56名小小消防員用優異的表現,贏得了“優秀小學員”稱號,而這個暑期檔最受歡迎的消防夏令營,也收獲了小學員和家長們
閆強表示,非遺技藝要守正創新,要傳承和保護的是文化,對于非遺技藝的形式、內容的創新,并不會改變其本質,非遺傳承人的使命就是要讓非遺從生活中來,再到生活中去。
傳承非遺文化2023年11月,山西省蒲劇藝術院(運城市文化藝術學校)申報的古琴藝術被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代表性項目之一,我院(校)高級講師陳富國被定為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18歲——50歲熱愛傳統文化,勵志傳承藝術者。
本次“講好福建非遺故事”演講大賽不僅展示了福建非遺保護成果、福建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也讓更多的人知非遺、愛非遺、與非遺同行,對福建非遺文化傳承與保護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助力非遺賦彩新時代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