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1月14日,“京韻·婺風——非物質文化遺產南北交流展”,在國家大劇院藝術館開幕。展覽薈萃北京、浙江金華兩地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30余個,220余件展品盡展南北非遺之美、非遺精品之韻和大國工匠之精神。 策
8月24日,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聚焦推動新時代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 2022年8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請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饒權、藝術司負責人周漢萍、公共服務司負責人陳彬斌、非物質文化
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文化和旅游部將于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后集中開展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并設置云游非遺·影像展、非遺購物節、“新疆是個好地方”對口援疆19省市非遺展,同時各地方、文化和旅游部相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李蔚 整理 月13日,是我國的第15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幾年來,隨著遺產內涵與保護意識的普及,已有更多的人了解非遺、認識非遺、珍愛非遺。“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非遺保護理念正不斷深入人心。 在這一領域的保護工作中,最關鍵的是對傳承人的
5月21日上午,浙江非遺記錄成果發布會暨杭州市余杭區第十七個非遺保護月啟動儀式在杭州市余杭區大徑山旅游集散中心舉辦。 活動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館)主辦,杭州市余杭區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杭州余杭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市余杭
原標題:首批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正式發布 為進一步完善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利用工作,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于近日開展了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申報評定工作。 經申報、評審和公示
本文轉自:各界新聞網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的生命記憶和創造力的精神源泉。近年來,靖邊縣不斷加大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和開發力度,為這些“非遺”項目建立了“數據庫”和集中展示廳,讓“非遺”文化永續流傳。 走進靖邊縣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一樓的“非遺”展廳,一個個“非遺”項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個新詞,很拗口,簡稱“非遺”,雖不太確切,但簡潔明快,便于大眾接受。 什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 書面表述很嚴謹,關鍵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185項和擴展項目名錄共140項。 此次公布的325個項目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其
原標題:新疆博州非遺保護名錄新增21項 央廣網博樂12月17日消息(記者羅成 通訊員楊薇薇 甫·金紅)日前,記者從第五批自治州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及代表性傳承人專家評審會上獲悉,蒙古族石頭燜肉制作技藝、哈薩克族叼羊、面塑等21個項目,張百雁、穆拉提·依林別克、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