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與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主辦的《陜西非遺之美》主題攝影作品展,將于2023年10月31日至11月13日在法國巴黎上線,該展也是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與巴黎中國文化中心開展對口合作的第三個線上主題攝影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
2月18日上午,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在陜西省榆林市開幕。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作為年會三個主賓省之一,精選全省各地46個非遺項目和百余名傳承人參加年會各項活動,策劃了“齊魯街”特色非遺街市版塊,打造了齊魯書院沉浸式展廳,將非遺展陳與非遺集市、現場體驗場景
中華民族的“人間國寶”——談非遺傳承人新時代的責任和使命主講人:苑利圖片來自網絡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的根脈,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作為一種與廣大民眾生活密切相關、具有重要意義的活態文化,非遺的傳承不能離開傳承人而獨立存在。也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市場發展現狀與十四五投資方向分析報告2023-2028年【報告編號】: 【出版時間】: 2023年2月【出版機構】: 中研智業研究院【交付方式】: EMIL電子版或特快專遞【報告價格】:【紙質版】: 6500元 【電子版】: 6800元
教師節來臨之際,中國戲曲學院“高參小”工作戲曲非遺專場演出展示授業成果——傳承非遺,也傳承師道在教師節來臨之際,兩場“中國戲曲學院‘高參小’工作戲曲非遺專場演出”9月8日至9日在全國地方戲演出中心上演,展示了中國戲曲學院參與北京學校美育發展工作、開展“大運河文
本報訊(駐山東記者蘇銳)“中央財政每年對每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傳承人給予1萬元補助,山東省級財政每年對每位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傳承人給予6000元補助。但要注意,這個‘補助’是傳承活動補助,并非生活補貼。”1月14日,山東省文化廳舉辦的“齊魯非遺大講堂”第二、
廣西非遺隆安稻草龍、賓陽炮龍,云南彝族女子舞龍與越南舞龍互相切磋,中國蒙古族呼麥、塔吉克族鷹舞、維吾爾木卡姆藝術與泰國諾拉舞、越南嘲劇、印尼皮影、緬甸提線木偶、老撾蘆笙同臺展示……4月22日,首屆中國—東盟(南寧)非物質文化遺產周在南寧民歌湖廣場開幕,來自中國
來源頭條作者:科幻網科幻網12月2日訊(徐名揚) 11月29日晚,“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3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居世界第一。除了廣為人知的中國書法、端午
第六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暨中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活動將于6月10日——18日在成都舉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備受關注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展將在五洲情展館舉行。圖為布場人員正在抓緊時間布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大事記圖文
流傳千年的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是如何打造出征服海洋的大國重器?興于唐宋,盛于明清的莆田木雕,蘊藏著怎樣的中華文化精髓?被稱為“南派布袋戲”的晉江布袋木偶戲,與現代機械創新融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福鼎白茶的無限創新應用,我們又能窺見怎樣的中華智慧?4月22日(